2016-03-29 [佛教名词]
法相,在佛教里有两个解释,一是指诸法的相貌,诸法所具本质的相状(体相),或指其意义内容(义相)。二是指法相宗,唯识宗的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,故又称法相宗。
《佛学次第统编》:诸法一性而相万殊,由万殊之相以言法,故曰法相。
《佛学大辞典》:(术语)诸法一性殊相,殊别之相,由外可见,谓之法相。维摩经佛国品曰:“善解法相,知众生根。”大乘义章二曰:“一切世谛有为无为,通名法相。”【又】法相宗之略称。
《佛学常见辞汇》:1、诸法显现于外之相状。2、指教义上之分齐、区别、纲要。
《三藏法数》:(一)菩萨修慈忍时,谛观世间一切诸法,皆即法界真实之理,无取无舍,无嗔无喜,平等一相;由是观故,灭众生相,成就法相,是为法相。(二)谓五蕴、十二入、十八界等诸法,以肉眼观故,则见是有;以慧眼观故,则见是无。众生迷故,于此等法,起执取相,故名法相。(五蕴者,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也。十二入者,眼入、耳入、鼻入、舌入、身入、意入、色入、声入、香入、味入、触入、法入也。十八界者,眼界、色界、眼识界;耳界、声界、耳识界;鼻界、香界、鼻识界;舌界、味界、舌识界;身界、触界、身识界;意界、法界、意识界也。)
[怎么理解《金刚经》说的“非法,非非法”?] [法相唯识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?] [老太生前见文武百尊法相 死后认出解脱往生净土] [《金刚经》里「相」和「法」的概念]
依止一位如名医般具足法相的师父(中英双语)[这才是《金刚经》要传达的“法相”] [奉心居士答:什么是“不取相,不取非法相”?] [善知识的法相是什么] [惟贤法师答:为什么说缘起性空、唯识法相、真如法界是大乘不共法?]